从媒体到身体:人工智能时代广告传播的具身性逻辑
作者:邬盛根 刘 畅
摘 要:人类传播活动是一个从“身体”到“媒体”的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依托于媒体技术演进和更迭的显著性,渐渐习惯于身体延伸之外的“身体”替代——媒体在传播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似乎忽略了传播中最为关键、生动和直接的身体本身,身体缺位成为大众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常态,而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的广告传播实践,身体作为营销传播媒介空间中实践主体的意义再次被唤起,身体性因素的媒介进化和具身认知传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从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原有广告产业的生态重构、具身认知与具身智能发展、广告传播 媒介空间以及购买消费行为实践中具身性因素等方面展开讨论,强调了媒介进化中人之于技术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面对当下营销传播环境中碎片化、浅表化、个性化等传播认知变化,具身认知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广告传播中身体回归的技术逻辑和研究理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广告传播;具身性;具身认知
一、具身认知与人工智能发展逻辑
二、人工智能时代广告传播的身体性因素回归
三、广告传播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具身性应用与发展
四、结语
参考文献
[1] 李其维.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 心理学报,2008,12:1306-1327.
[2] 刘海龙. 传播中的身体问题与传播研究的未来. 国际新闻界,2018,2:37-46.
[3] 孙玮. 赛博人:后人类时代的媒介融合. 新闻记者,2018,6:4-11.
[4] 何静. 具身认知研究的三种进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6.
[5] 傅有德. 灵与肉——一个宗教哲学问题的比较研究. 哲学研究,2000,6:70-76.
[6] 李恒威,黄华新.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 哲学研究,2006,6.
[7] 殷融,曲方炳,叶浩生. 具身概念表征的研究及理论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2012,9:1372-1381.
[8] M. L. Anderson. Book Review:How the Body Shapes the Way We Think:A New View of Intelligence. Artificial Intelli- gence,2010,174(2) :152-154.
[9] 梅洛·庞蒂. 知觉现象学. 姜志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38-540.
[10] 乔治·莱夫考,马克·约翰逊.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何文忠译.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7.
[11] 丁云亮. “观看”的语法:社会化阅读的具身认知及其意义建构. 出版发行研究,2018,6.
[12] 叶浩生. “具身”涵义的理论辨析. 心理学报,2014,7:1032-1042.
[13] 晏青. 认知传播的研究取向、方法与趋势. 南京社会科学,2020,5.
[14] 程思琪,喻国明. 人工智能技术路线的洞察与人机传播新范式的构建. 全球传媒学刊,2021,1:3.
[15] 朱婧雯,欧阳宏生. 认知传播的理论谱系与研究进路——以体认、境化、行动的知觉 G 技术逻辑为线索. 南京社 会科学,2020,5:109-124.
[16] 许建华,欧阳宏生,程静. 认知传播的产生、发展与繁荣.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12.
[17] 谭辉煌. 广告形态演进的逻辑与轨迹. 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18] 彼得斯.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 邓建国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208;220.
[19] 秦雪冰. 智能的概念及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广告产业中的应用. 广告大观(理论版) ,2018,2.
[20] 曾静平,刘爽. 智能广告的潜进、阵痛与嬗变.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3:6.
[21] 彭兰. 智能时代人的数字化生存——可分离的“虚拟实体” “数字化元件” 与不会消失的“具身性” . 新闻记者, 2019,12.
[22] Rolf Pfeifer,Christian Seheir. Understanding Intelligence. MIT Press,1999:23.
[23] 陈功. 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媒介进化理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1:1.
[24] 姚曦,任文姣. 从意识沉浸到知觉沉浸:智能时代广告的具身性转向.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1.
[25] 殷融,苏得权,叶浩生.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 心理科学进展,2013,2:220-234.
[26] 江午奇. 海德格尔的此在现象学之路. 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
[27] 王珏. 身体的位置:海德格尔空间思想演进的存在论解析. 世界哲学,2018,6:109-117.
[28] 叶浩生. 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 心理科学,2011,4:999-1005.
[29] L. Dempsey,I. Shani. Stressing the Flesh: In defense of strong Embodied Cognit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2012,86(3) :590-617.
[30] 鞠鑫. 阅读疗法的“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原理.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6:91-96.
[31] 喻国明,欧亚,李彪. 瞬间效果: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课题——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范式创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 大学学报) ,2011,3:28-35.
[32] 杨颖兮,喻国明. 传播中的非理性要素:一项理解未来传播的重要命题. 探索与争鸣,2021,5.
[33] 丹尼尔·卡尼曼. 思考,快与慢. 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3-14.
[34] 易洁美,张湘一,刘邦春等. 社会认知:具身的视角. 社会心理科学,2012,7:20-24.
[35] 孙瑞英,王旭. “具身认知”视阈下阅读对情绪的调节. 图书馆论坛,2017,4:103-110.
[36] 张建,于爽.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 VR/ AR 图书阅读方式的变革. 出版发行研究,2017,7.
[37] 姜智彬. 媒介技术演化下广告运作流程的变迁研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1.
[38] 彭兰. 算法社会的“囚徒”风险. 全球传媒学刊,2021,1.
[39] 王婷婷. 新媒体发展对线上广告传播的影响分析. 传播力研究,2018,28:176.
[40] 赵富学. 论身体运动与身体认知的具身性转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8:10-19.
[41] 曹钺,骆正林,王飔濛. “身体在场” :沉浸传播时代的技术与感官之思. 新闻界,2018,7:18-24.
[42] 孙玮. 传播再造身体. 新闻与写作,2020,11:5-11.
[43] 彼得·保罗·维贝克. 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 闫宏秀,杨庆峰译.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序 2.
作者单位:
邬盛根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上海 200444
刘 畅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F7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443(2022)02-0060-09
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2D058)
DOI:10. 14086 / j. cnki. xwycbpl. 2022. 02. 006
收稿日期:2021-04-27